阅读:0
听报道
福利之果虽甜,却难长久享用。
北京市拟对地铁调价,一时引起激烈争论:“两元票价”究竟该不该终结?其实,熟悉中国政治逻辑的人应该明白,市政府《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的文件一出,涨价几成定局。这不,北京市交委很快就拿出了五种方案,进行“论证与比较”。公众看来并没有选择拒绝的权利,该讨论的不是该不该涨价,而是该如何涨价。不过,鉴于很多人还是对该不该涨耿耿于怀,不妨在此多言几句。
涨价不过是回归常态之举
目前看到的争论基本上是各说各话,没有交集,没有讨论。一派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说话,坚决反对涨价,必须保住这少有的“福利”;另一派则站在“市场”一边,主张要由市场来解决问题,补贴有违效率原则,低票价扭曲公共交通市场,必须靠涨价来分流地铁乘客。
反对涨价派的一种观点是,所谓“全国人民补贴北京人低价坐地铁”是不成立的,北京地铁建设资金来自北京市财政。这种观点可能有些问题,且可能不只是地域之争那么简单。首先需要确认的是北京地铁建设中究竟有没有中央财政投资(如原铁道部资金)?若明的没有,是否有暗补?比如,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大规模兴建地铁交通,需要巨额投入,其中有没有得到中央补贴?若从公开资料无法作出判断,全国人民是否补贴了北京人就还是个疑问。
反对涨价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政府财政反正都是不公开的,人大根本就是橡皮图章,无法监督政府开支,纳税人没有办法确保公共财政收入没有被公务员们中饱私囊,那么,地铁二元票价导致的巨额补贴,就是难得的真正“用之于民”的财政支出。尤其是,对于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纳税的项目并不比本地人少,却难以享受本地人的很多福利,特别是当他们离开北京之后,缴纳的社保也没法跟着自己走,他们更会坚决反对两元票价的终结。
这种心情并不难理解。但客观来说,上述问题更多的应该归因于体制之弊,比如财税预算制度不合理,户籍、社保制度的地域切割等。应该通过这些体制本身的变革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转嫁到其他方面,比如公共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这是不能承受之重。再者,我们需要追问一句:补贴的钱何来?乘客是享受了低价交通的好处,但背后是否有变相增加税收或收费项目?
所以,我们大概得回到一个起点上来,即地铁的性质是什么,我们为何建地铁,如何建地铁。毫无疑问,地铁带有公共服务的性质,但并不应该成为“福利品”。准确来说,地铁交通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一定的排他性,既非纯公共产品,也非私人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还可以在政府给予补助的条件下,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总体的趋势是地铁投资开始由单一的政府一体化投资建设运营,向多元化投资运营模式转变,由此来解决地铁投入不足的问题,并提高地铁建设运营效率。
地铁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耗资巨大,很难完全由政府兜底。中国近年基础设施的大幅度改善,和基建领域引入市场化资本是有很大关系的。既然如此,地铁票价也应该体现出市场特性来,若人为压低票价,就很难吸引政府之外的资金进入。
实际上,“两元票价随意坐”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一时之策。在2007年,这是“奥运福利”中的一项,同时也是试图以此举来分流地面交通,为奥运让路。福利一旦拿出,就难收手。据统计,2008—2012年,北京市对地面公交、轨道交通补贴逐年递增,平均每年达到136.2亿元,而上海、广州和深圳每年的公共交通补贴分别为37.3亿元、18.3亿元和14.6亿元。我们可以争论说,政府财政不透明,很难保证财政支出用到老百姓头上,但在公开的预算中,财政支出规模给定,用于交通补贴的钱越多,显然就会挤占其他项目的开支,用于交通建设的钱也会相应减少。
所以说,北京地铁涨价,不过是告别过去的不正常状态而回归常态。唯此,才可能使得城市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涨价难以显著降低地铁拥堵
的确,财政压力才是北京地铁涨价的真实原因,但市交委搬出的理由却是“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价格杠杆要发挥作用,前提是有足够的“替代品”的存在。比如,A地铁线涨价了,理性的乘客会在计算自己的交通费用/交通时间成本之后,或继续乘坐A地铁线,或选择没有涨价的B地铁线,或者改乘公共巴士、出租车,或者选择买车,自驾出行。
让我们逐一来分析这些“替代品”是否可行。由于北京地铁票价是政府统一制定,因此乘客没有价格更便宜的地铁线作替代品。公共巴士?坐过高峰时段北京巴士的人会知道,其拥挤程度并不下于地铁,尤其是来自远郊的巴士—随着北京房价、租金的暴涨,越来越多的北漂年轻人只能选择到远郊居住,每天的上下班就如长途旅行。北京高峰最拥堵的地铁站恰恰是13号线远郊的天通苑等站点,不堪重负的巴士也很难有效为地铁分流。出租车?在现有的出租车牌照管制之下,高峰时段等空车如同抽奖。买车?摇中车牌号更是如同抽中百万大奖—况且,如果你是外地人,还得要缴满五年个税才有资格摇号。
另外一个问题是价格弹性。假如北京地铁调到上海、广州、深圳的票价水准(起步价2元,每站0.5元左右),以此三地的经验来看,高峰时段地铁的拥堵并不会有显著改观。而北京地铁刚准备告别“两元通坐”时段,涨价幅度很可能低于上述三个城市。这就意味着,所谓的价格杠杆效应很可能失效。
当然,如果将每站地铁的票价提高到1元,将会挤出一部分并非通勤的相对收入较低人群,或者有条件错峰交通的人群,如进城务工者,老人、学生等非上班族。但对通勤族来说,地铁交通的成本也将显著增加—因为这笔支出将达到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水准,而他们的收入却要低得多。极端一点,将每站地铁的票价提高到3-5元甚至更高,地铁当然会立马非常宽松,且不论老百姓是否能接受,地铁票价收入下跌也是必然的事情。而且,地铁岂不是变成了少部分能承受高票价的人的“专列”,大部分人则被赶到地面,地铁又怎么称得上是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呢?
既然无法靠涨价来有效缓解拥堵,政府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把地铁涨价增长的收入运用到发展地铁交通的替代品上面,比如增加公共巴士线路,放开出租车牌照管制。但这依然面临一个巨大的疑问:地面交通也已经很紧张,如何缓解地面堵车?
该如何涨价?涨价之后怎么办?
既然涨价几成定局,那么,作为老百姓,我们该呼吁怎样的一种涨价方式?首先是信息公开,充分讨论。公众有权知道地铁投资、运营的收入开支数据,以此为基础,才能对涨价方案、涨价幅度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政府和地铁运营方进行充分的利益博弈。更重要的是,政府财政应该更加透明:补贴规模是多少?补贴资金从何而来,是否为此增加了税收项目或隐性收费?涨价之后增加的票价收入如何运用,是否真正用来改善交通拥堵?
其次,在分段计价基础上实行差别化定价。尽管是公共服务,但无论从公平还是效率来说,地铁都应该实行分段计价。有限度的涨价不一定能有效分流,但针对特定群体的差别化定价,却可以发挥实实在在的“价格杠杆”作用。针对特定人群的优惠票需要确定时间段,比如老人票可在非高峰时间段优惠甚至免费,其他时段无优惠,就能有效引导老人分流;对通勤人员,可以设定从某一区域到另一区域的特定线路优惠票,但其他线路则无优惠等。总之,无论涨价与否,都不能是一刀切的票价。
最后,是地铁投融资、建设运营体制改革应当继续推进。地铁作为准公共品虽有规模经济特点,但也无需政府垄断投资运营,甚至应该尽量退出,让市场力量来主导投资和运营。事实上,北京地铁已经在做出尝试,四号线引入港资,与港铁公司采取了PPP模式,即公私合作的特许经营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奥运支线段也采用了BT模式(建设-移交)。广州、深圳学习近邻香港,除了票价收入的保障,还附带地下商业开发、地上项目开发,增加地铁投资吸引力。缓解交通压力,只能靠吸引高效率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的交通线路,而不是靠补贴维持现状。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交通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当然是城市规划的改进,对北京来说,就是城市的多中心化。但在当下的行政体制和效率之下,这似乎是一种奢望。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